鼠曲粿,又称鼠曲糍或鼠壳粿,是一种源自中国广东潮汕地区的传统小吃,特别是在清明节期间食用。它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,外形像老鼠的耳朵,故得名“鼠曲”。以下是鼠曲粿皮的基本配方和做法:
### 配料:
- 糯米粉:适量(通常以500克为一个基本单位)
- 脱模用的油:少许(可用食用油或者花生油)
### 做法:
1. **准备材料**:量取所需的糯米粉放入大碗中备用。
2. **和面**:将清水逐渐加入糯米粉中,边加边用筷子或手搅拌,使糯米粉和水混合均匀,直至可以揉成团,不粘手为止。面团的硬度应该是柔软且有弹性,不要过硬也不要太软。
3. **分割面团**:将和好的面团按每份约10-15克左右分割成小剂子。
4. **制作形状**:把每个小剂子搓圆后压扁,用手掌和手指的动作捏成类似老鼠耳朵的形状,即一端较尖,另一端较圆。
5. **蒸制**:在蒸锅里铺上一层干净的湿布或者油纸,将做好形状的鼠曲粿摆放在上面,注意留出适当的间隙,以免粘连。
6. **上锅蒸煮**:大火将水烧开后,将装有鼠曲粿的蒸盘放入锅中,盖上锅盖,中火蒸约10-15分钟。
7. **出锅脱模**:鼠曲粿蒸好后,稍微放凉一下,然后涂抹上一层薄薄的油以防粘连。
8. **冷却**:将鼠曲粿取出彻底冷却,这样更容易保持其形状。
完成以上步骤后,就可以得到制作好的鼠曲粿皮了。它们可以直接食用,也可以搭配各种甜品酱料、椰蓉、红豆沙等馅料一起享用。在不同的地区和家庭,鼠曲粿的做法和食材可能会有所变化,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