撤销是指撤销行政行为、合同等法律行为的一种方式。从法律上来说,撤销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,可以将原来的法律行为撤销掉,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,以达到消除错误或不当行为的目的。
具体来说,撤销的法律性质包括以下几点:
撤销是一种法律行为:撤销是由法律主体根据法律规定,采取一定的程序和方式,对已经形成的法律行为进行撤销的行为。
撤销具有法律效力:一旦撤销生效,被撤销的法律行为就不存在了,产生的法律效果也随之消失。
撤销是一种限制权利的措施:撤销是为了限制某些权利而采取的措施,例如限制行政机关、合同当事人等主体的权利,以保护公共利益或合同当事人的利益。
撤销具有时效性:撤销权一般具有时效性,即在一定的时间内行使,超过规定时间就无法行使。例如,行政行为的撤销权通常在法定期限内行使。
总之,撤销是一种法律行为,具有法律效力,是限制权利的措施,具有时效性。在法律实践中,不同的法律行为的撤销规定和程序不尽相同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