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姓起源于姬姓。春秋时郑穆公之子公子偃,字子游,其后以王父字为氏。即公子偃之子郑卿公孙虿,公孙虿之子游吉,即子太叔,为郑国正卿,其族为游氏。
又晋文侯弟公子成师封于曲沃,称曲沃桓叔,其族也为游氏。姬姓游氏的历史有2600年。
先秦时期,游姓活动区域比较狭小,主要在河南黄河的北岸一带。秦汉时期,河北广平郡发展为游姓的望族。到唐宋时期,游姓已经在福建成为大族。清朝初期,游姓始入台湾。
宋朝时期,游姓大约13万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17%,排在第九十五位。陕西为游姓第一大省,约占游姓总人口的27%。主要分布于陕西、四川、福建,这三省大约占游姓总人口的75%;其次分布于江西、河南、河北、江苏等省。
明朝时期,游姓人口大约有87000人,约占全国人口的0.09%,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。福建为游姓第一大省,约占全国游姓总人口的35%。主要分布于福建、江西,这两省大约占游姓总人口的60%;其次分布于安徽、广东、湖北、四川、山东等省。宋元明600余年间,游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