尧的母亲陈丰氏,名庆都。
陈丰氏是黄帝轩辕氏的一个分支,当时正介于游牧生活与农业定居生活的过度时期,主要活动于河南宛丘(今淮阳县)一带。
宛丘犹如馒头似的小山丘,高不过四五十米,因为凸立在茫茫无垠的平原上,因而格外引人注目。
古时,陈丰氏的“陈”与“阵”字相通,金文是这样的:中间是战车,左旌旗,右战鼓。从字面上看,陈丰氏就是冲锋陷阵的高手。
传说颛顼时代,有个村姑在山上采药,绊了一跤,小腿磕破一点皮,一滴殷红的少女之血滴在石头上。这滴血浸漫开来,将整座山都染红了。后人就将此山叫做丹陵(今河北唐县)。
不知过了多少年。
一天,伊祁国有个少妇背着竹筐上山采药,见一朵美丽的黄云悬浮在头顶。少妇走,黄云也走,少妇停,黄云也停。少妇一边采药,一边抬头望望黄云,一路向东采去。
突然,幽静的山谷中传来隐约的婴儿啼哭声。
“这深山老林里怎么有孩子的哭声?”少妇循声找去,发现在一块红色的石头上躺着一个女婴。
女婴粉嘟嘟的,看到少妇立马停止哭泣,继之发出咯咯咯的笑声。
“好可爱的孩子!”少妇抱起女婴,再也放不下手,遂将女婴放入竹筐背回家收作养女,取名庆都。
少妇姓陈,女婴也随了养母的姓。
青山绿水养人,喝山水长大的陈庆都很健康,黑眼睛,长头发,面颊白里透红,身子像加了曲的面粉不断发酵,满身散发出少女的芳香,男人们像蜂蝶逐花似的绕着她转。
陈庆都十三岁时,养母去世,独自居住在丹陵的茅草屋里。
帝喾的母亲陈握裒(póu)与陈庆都是本家,见庆都孤零零的,怜之,收她做了帝喾的三姨太。
庆都对丹陵的茅草屋有特别的感情,成婚后还经常独自回去小住。
因庆都是帝喾的夫人,无父,养母又亡,独自住在山里无依无靠,伊祁侯就认庆都作义女。
秋。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尧庙镇伊祁村的尧帝古居(尧王台)秋意正浓,与黄绿相间的田野树木相辉相映,景色迷人,风景如画。CFP。
某年,春。
伊祁侯夫妇陪庆都出来踏青。
河北唐县,三河两岸风光旖旎,柳芽含苞,河水泛青,四五小船在河中咿咿呀呀,慢速前行。
约午时,晴朗的天空忽然狂风大作,很快形成一股龙卷风,扶摇直上,在半空形成一朵红云。红云悬浮于小船上空,不停旋转。不知始于何时,一条长约十余丈的赤龙,在红云间,小船上空张牙舞爪,骧首摇尾。
随行的人惊恐万状。
庆都一点也不害怕,还时不时冲着那条赤龙嗤嗤发笑。
赤龙始终在小船上空盘旋,直至傍晚才隐去。受此惊吓,伊祁侯决定尽快返家。第二天归途中,又刮起大风,那条赤龙再次出现,不过形体比昨天小了许多,长约一丈左右。因为它并未肆虐,亦无加害于人的意思,随行者也就不怎么害怕了。
回来后,伊祁侯恐庆都害怕,问她是否暂时与自己先住几天,庆都不肯,依然独自回到茅草屋。
是夜,庆都想着一连两天遇龙奇事,久久不能入睡,时而嗤嗤发笑。迷迷糊糊间,忽然那条赤龙破窗而入,紧紧缠住自己,庆都吓得哇哇大叫,惊出一身冷汗,原来是荒唐一梦。奇怪的是,床上遗下一滩腥臭的龙涎,旁边有一幅画。画上是一个红脸的小男孩,脸形上小下大,像个雪梨,长头发,八采眉,两只脚底板上各有二十二颗小红点,其排列恰如天上的翼宿。
小男孩的旁边有四个字:“赤受天佑”。
庆都将这幅画藏了起来。
自此怀孕了。
事情很奇怪,自那天见龙以后,不管庆都走到哪里,头上始终有一块黄色的祥云跟随着她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