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百科大全> 列表
北京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
时间:2025-04-11 16:01:11
答案

1.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。高47厘米,口径32.7厘米,底径19.5厘米,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(今汝州市)仰韶文化遗址。

2.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。高16.5厘米,口径39.8厘米,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仰韶文化半坡遗址。

3.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陶鹰鼎。高35.8厘米,口径23.3厘米,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渭南地区华县太平庄仰韶文化墓葬

4.商代青铜司母戊大方鼎。亦称“后母戊大方鼎”,高133厘米,长112厘米,宽79.2厘米,重832.84公斤,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。

5.商代青铜四羊方尊。高58.3厘米,边长52.4 厘米,重量34.5公斤,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。

6.西周青铜利簋。高28厘米,口径22厘米,重7.95公斤,1976年出土于陕西省临潼县(今西安市临潼区)。

7.西周青铜大盂鼎。亦称“廿三祀盂鼎”,因作器者是周康王时期的贵族盂而得名。高101.9厘米,口径77.8厘米,重153.5公斤,清代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省郿县(今宝鸡市眉县)。

8.西周青铜虢季子白盘。长137.2厘米,宽86.5厘米,高39.5厘米,重215.3公斤,清代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的虢川司(今宝鸡市陈仓区)。

9.明代九龙九凤冠。高27厘米,直径23.7厘米,重2320克,1957年出土于北京市昌平区明定陵。

10.太平天国玉玺。高10.1厘米,长20厘米,宽20厘米,青白玉质地。玉玺的印纽背面刻云纹,侧面刻双凤朝阳纹。印面的四周,在上面作双凤朝阳纹,在左右作龙纹,在下面作立水纹。这方太平天国玉玺,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后被湘军掳去,由曾国藩送交清廷军机处,存于清宫内的方略馆,清朝灭亡后由国立历史博物馆(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)收藏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资讯知识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